阙下林家发祥地

来源:比干庙景区官方网站 | 浏览量:13014 | 发布时间:2013-11-20 11:22:33

阙下林氏始祖韬公,列晋安林16世,万宠公长子,唐天宝三年授谏议大夫,自莆田北螺移居澄渚,生尊。尊公,户部郎中,由澄渚南房迁居莆田乌石山下,生三子:松、栩、欑。欑以孝闻于朝,唐贞元十三年,德宗皇帝旌表孝子林欑,敕建双阙,旌表门闾,时号“阙下林家”,谓其门曰“义门”,其里为“孝义里”。

莆田乌石山下义门为阙下林氏发祥地。

 

今莆田乌石山

 

 

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号麟山,现称东岩山,在城北三里许,“东山晓旭”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随着城市的扩大,昔日城北乌石山,已成为莆田市区中绿意盎然的东岩山公园,是市民休闲、锻炼的极佳去处。

唐高僧妙应祖师有谶语云:“乌石山后,锄麻种豆;乌石山前,官职绵绵。”


 

 


 

乌石山下,唐宋时有林、陈、黄、方、宋、刘、王、郑、李九大望族聚居于此,历代“登科第者无虚岁,由是朱紫蝉联不绝”。“其著姓则有阙下林:唐贞元孝子欑之後,福帅枅之族”。(李俊甫《莆阳比事》)

居住在乌石山下的阙下林家,宋时已蔚成莆中望族,为四方硕儒俊彦所瞩目。


 

 

今莆田义门

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舆地志》记载义门:以里社为界,南属东厢,唐大理丞陈嶰产此;北属孝义里,林孝子欑阙在焉,贞元中表其里曰孝义。王龙学十朋诗(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宋绍兴二十七年状元,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乾道六年知泉州府事,过莆田时所作):

唐室遥遥孝友门,

屹然双阙至今存,

当时秪下思亲淚,

不为恩波及子孙。

南宋理学家林光朝在《乾道莆阳图经序》中写道:“以县之北三里,有故家林氏,门安绰楔……熟视双阙者不觉敛容”。

乌石山下阙下林家高耸的旌表门闾,庄严肃穆的双阙,成为历代阙下林家的荣耀和象征。


 

义门老村近瞰

义门,现属莆田荔城区拱辰居委会,在东岩山公园东侧,九十五医院北门对面。老村依旧,只是阙下林家的后裔已全部或近或远外迁远播。

义门,是阙下林家的故园,是我们先祖繁衍生息的家园,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先祖的足迹。

义门,是阙下林家的发祥地,阙下林家的子孙一代一代从这里走出,遍布海内外,生生不息。


 

阙下林家的由来

“阙下林家”系因唐贞元十三年德宗皇帝赐立双阙旌表孝子林欑而得名。

《新唐书・孝友传》记载:林欑,泉州莆田人。贞元初,仕为福唐尉。母羸老,未及迎而病。欑闻,弃官还。及母亡,水浆不入口五日,自埏甓作冢,庐其右,有白乌来,甘露降。观察使李若初遣官属验实,会露晞,里人失色,欑哭曰:“天所降露,祸我邪?”俄而露复集,乌亦回翔。诏作二阙于母墓前,又表其闾,蠲徭役,时号“阙下林家”。

林欑,字会道,唐贞元初,为福唐(今福清)县尉。得知母亲病重,弃官回家,日夜侍奉。母病逝,林欑悲恸欲绝,每日思母痛哭,三五天都不思饮食。癸酉岁(793年)合葬母于父墓,亲自和泥垒砖修墓,在墓旁结庐守孝。因孝感动天,引来白鸟云集哀鸣,天降甘露。乡人奇于事,争相传扬。唐著名诗人欧阳詹作《甘露述》记其事,云:“其(露)滴有大如梧桐子,其味甘,莹然如珠,铿然玉声”。 州府惊闻上报,福建观察使李若初派官吏前来查验,甘露再降,白鸟回翔。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德宗为敦劝孝道,降诏褒异,免全族徭役,赐立双阙,旌表门闾,名曰“唐贞元旌表林氏门闾”,时号“阙下林家”。

林欑被后世尊称为“孝子公”,是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之名的人。阙下林家后裔奉“孝子公”之父尊公为阙下一世祖。

阙下堂联:露乌呈瑞惊明主,双阙赐修颂孝臣。

附一、唐代州县呈报查验甘露公文

(唐)泉州《莆田县申甘露牒》

当管泉州莆田县百姓林欑父母墓所松树上甘露降,前后三日:去年二月四日,墓所松树遍降甘露,凝结蒂叶似雪,其味极甘,如粿米颗大,或如粟颗大。州司登时差司兵参军陈昇耀就山检覆同;又其年十一月十七日再下,一如前降;至今正月二十五日又降。州司差别驾夏侯至检验得状有实,其甘露瓶盛□司检覆並同。

附二、唐代呈报旌表门闾公文

(唐)贺甘露降乞旌门闾疏

(上缺)李若初奉得泉州牒,莆田县申:百姓林欑(中缺)县西北隅,去城九里许,次遭母丧,至贞元八年(中缺)营葬,永申合附,礼法无亏,负土成坟,三年方成,(中缺)墓侧,哀感乡闾,至诚所通,屡致祥异。去年二月四日,墓所松树遍降甘露,凝结如雪;至十一月十七日,重降于墓所松树;今年正月二十五日,又降如前。州司前后差官检验有实,送到使司检覆並同,谨具如前者。伏以至德动天,无远弗届,休徵应物,有感必通。恭惟皇上,配乾至极,法坤统元,蕴周文翼翼之心,体虞舜蒸蒸之行,普天之下,沐我和风,率土之滨,陶吾孝理。是故甘露三降,假凡庶幾以呈祥,灵瑞荐臻,表圣明之丕烈。其林欑能生养歿哀,发于天性,此上禀,皇化克著,丹忱伏乞,旌其门闾,以从敦勸。

贞元十三年四月二日奉敇旨宣付所司

福建等州都团練处置使福州刺史中丞  柳  冕

福建观察处置使员外  韩  庠

莆田县令攝功司参军  黄隐之

令史:杨 晟、吴 信、蒋  滿

附三、唐代泉州奉敇修建旌表门闾、双阙公文

(唐)《泉州奉敇旌表门闾牒》

泉州牒:当县百姓将仕郎前守福州福唐尉林穳父母坟前松树甘露降,奉敇旌表门闾。林欑宅前门,首新造门幄一间,兩院、兩畔筑墙并门巷,已上林家自备;门树阙一双,各阔一丈、长九尺、高一丈七尺,向上渐小,著石欄杆。准符节,咸计用一百一十工,已上系官给钱,路口置石碑一道,高九尺、阔一尺八寸,计用五工,去宅门四里、墓所九里。已上俱支官钱。通计用一百一十五工,每工四十文,共计支官钱四贯六百文。筑阙故牒,等件,右得录司许敞、典史许阔、呈正陈顒、耆宿陈胜等状云云者。故牒。

贞元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长史判司功 李劳偘

典      史  陈 欑


 

 

附四、宋代兴化军批准免除阙下林家二税和差役的文书

(宋)蠲免本家帖

兴化军据莆田县孝义里林居敏等状告:先祖林欑庐墓,负土成坟,孝感上穹,甘露三降,敇旌表门闾。伏覩敇节文:除二税外並免诸杂差徭者,乞赐录下县施行,仍检坐敇节文指挥者,寻检缴下法司一详,林居敏等所陈先祖林欑負土成坟,孝感上穹,甘露三降,奏闻唐德宗皇帝降敇旌表门闾,有无敇文條贯与免诸杂役差分明检坐连甲。今据法司状检坐准编敇内:至道二年正月十三日奉敇:应今后旌表门闾者,除二税外,並免诸杂差役。帖准法司检坐敇文施行,无至有违!文书到日速行,属民林居敏等遵无违。

景德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阙下林家繁衍发展

始祖韬公列晋安林十六世,万宠公长子,唐天宝三年(744年)授谏议大夫,历礼部侍郎。自莆田北螺村移居莆田澄渚,生子尊。尊公,字志髙,唐大历十年(775年)明经及第历户部郎中。迁义门乌石山下,为阙下一世祖。妣夫人方氏、黃氏,生三子:松、栩、欑。

松公,从堂叔著公(唐九牧三房)官横州不回,今横州倶是林姓,久远无所稽考。

栩公,自幼流落浙江永嘉,为道基派祖,裔衍温州、乐清等地,待考。

欑公,字会道,唐贞元四年(788年)授福唐尉,世称孝子公,夫人方氏,生三子:延鲁、延吉、延宾。

延鲁,字宗纯,欑公长子。唐太和三年(829年)明经授开元县令,妣胡氏,生彝谏。彝谏,唐中和三(883年)年授荆州录事参军,夫人邱氏,生五子:惟恭、惟正、惟肃、惟乾、惟宁。派下称录事房。

延吉,字宗迪,欑公次子。唐太和元年(827年)明经及第授潭州长史,夫人方氏,生彝註、彝训、彝讚。长子彝註,唐文德元年(888年)授承议郎历礼部员外郎,夫人蔡氏,生幼谋、元道,派下称员外房;次子彝训,唐大顺元年(890年)授户部郎中,生五子:居素、居朴、居敏、居简、居侃,派下称郎中房;三子彝讚,后梁贞明间除侍御史,夫人郑氏,抱养蕴公曾孙器公次子白为嗣,派下称御史房。

延宾,字宗观,欑公三子。唐乾符五年(878年)授司户参军,夫人邱氏,生彝评。彝评,同光元年(923年)授校书郎,夫人郑氏,生三子:惟中、惟积、惟德,派下称校书房。

“阙下林家”人文荟萃,科第蝉联。到了北宋,更是显贵一时。阙下八世孙林伋,晋江县尉;长子杞,宋天圣五年进士,知泰州,生九子,倶为知州,有“九子十知州”之庆,世称“宋九牧”,与“唐九牧”相辉映,再造辉煌。阙下十世林孝渊,宋崇宁五年进士;林孝泽,宋宣和六年进士,子林枅,宋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父子进士并漕广东,直秘阁漕本路,闽、广人荣之。陈正献(即宋丞相陈俊卿)寄诗云:“双阙门高袭庆余,相望再世擁轺车…”。

南宋时期“阙下林家” 在政治上也达到登峰造极,先后出现了林则祖,林仲麟两次“六君子”事件,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

“阙下林家” 堪称莆阳巨族,支派蕃衍莆田、仙游、泉州、晋江、石狮、南安、安溪、惠安、福清、永泰、福州、宁德、龙岩和广东、浙江、江西、海南以及台港澳、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海内外各地。

注:松公是否出嗣唐九牧著公?

《阙林家谱》《莆阙下林氏族谱》等几份阙下古谱均载松公“跟随著公任往横州,久远无所稽考”。唐九牧古谱《莆田前埭林氏大宗族谱》载著公有“一子患”;唐九牧古谱《莆南渚林氏族谱》载著公有“二子:文、质,后裔徽,衍汤埔林家”;而《闽林大宗谱》和北京图书馆藏《西河林氏族谱》载著公“嗣缺,遗田园宅舍捨入栖隐寺”。综上所述,著公有无子嗣尚无法定论,多份重要的林氏古谱均无松公出嗣的记载。

林敬兴《林氏藩衍迁徙渊源谱》中误载松公出嗣,所提到的据《阳城林氏族谱》也有误。《阳城林氏族谱》乃阳城村明代修的谱名,阳城村清代先后续修了三次,谱名为《阙下林氏族谱》《阙下家谱》《阙林家谱》。遍访阳城、南埔及莆田、泉州多位前辈,均表示现存的阳城谱唯有最后续修的《阙林家谱》,林敬兴当时借走的两份阙下古谱就是阳城的《阙林家谱》和蒲坂的《莆阙下林氏族谱》,并无明代《阳城林氏族谱》存世。另,松公作为尊公长子,长房长孙,出嗣之说也不合常理。


 

 

 

阙下林氏迁徙分布

阙下林家枝繁叶茂,播迁海内外各地。留在发祥地莆田的后裔,多属员外房下的乌石七房(阙下七世祖质公,生七子,称乌石七房),尤其以乌石三房傅公之裔为盛。另有乌石二房、录事房下的县前房和校书房下西潮房等。

分布在莆田主要有:新度阳城、蒲坂、郑坂、阔口溪泉头、步云、七步、南箕,黄石梧埕、井埔井后、桂岭、澄溪、程洋、清江,涵江埔尾、岱埕、塘北、镇前,秀屿东庄,忠门温厝、吉廖,灵川下尾,南门市头、楼前、乌柯亭、衙前、仓前、书仓、书林、东里、龙井、梅峰、西洲、前门、乌石等。

分布在仙游的主要有:鲤城洪桥三角埕、十字后门亭、十八战、坝垅林厝、白塔、金井田厝、来洋林庄,鲤南平原溪尾庄、涵井、下楼西林,榜头东桥棋盘墩、龙腾、灵山西山、度顶湖下,龙华塔斗,大济蒲山过坑、西南西潮,盖尾宝树埔,郊尾西埔、梅塘下寨,枫亭兰友鱼街旧桥头、东宅林厝,游洋桥光,钟山临水上湖,石苍石园石力,社硎卓林卓坑、田利葫芦丘、半岭双连桥等。

阙下八世侁公,生子梓(名榜),梓生景熙。景熙由莆田义门移居永春桃源,生子延皓,号一郎,生长郎、二郎(珊)、三郎 。唐光化元年(公元898年),珊公偕父一郎由永春大杉林迁入今安溪官桥镇莲兜美。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珊公以武功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晋上柱国、太子太傅。后裔称莲林,尊林一郞为金紫一世,尊林珊为金紫二世。后裔人口众多,主要有武荣汰溪(今尤溪县)、林埔、德化、南安蓬岛、泉州城涂门、长泰县岩溪霞美村、长泰下坂、土塘龙蟠(今官桥镇上苑村)、长泰县林墩、浙江温州市苍南、华安县仙都、稼轩乡湖家坑、湖村坂、官桥镇仁宅村、莲兜美、厦门前埔、晋江县下吴、虎邱镇湖坵、湖东、安溪县崇信里胪传乡东山(今芦田镇芦田村)、安溪县龙兴里景埔仓(今金谷镇三元村)、谷山(今蓬莱镇福山村)、江西铅山紫溪车盘、紫溪七都、紫溪乡北山暨家岭、罗湖、孟山脚。还有众多后裔衍浙江、台湾及海内外各国。

阙下八世伋公,仕晋江县尉,因居于泉郡之霞洲,为泉州霞洲林氏之始祖,亦称清源房。生三子杞、植、朴。林杞,字卿材,登北宋天圣王尧臣榜进士第,历知康、雅、泰、淄四州,以光禄卿致仕。妣胡氏夫人,子九: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泰、景瑞、景元、景贞、景亨。分别为知州,有父子十知州之庆,史称“宋九牧”。

林杞为宋九牧林氏始祖。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泉州霞洲、古圳、高山、庄任、浮桥塔顶、霞淮、京塘、霞埔、石坑、潘山演内,晋江青阳、西滨、洋埭、赤塘、洋茂、横坂、里昔、奄兜,石狮莲埭、蚶江、石壁,南安丰州、林坂、埔锦、黄霜林、玉湖、福水、素雅、松柏岭,莆田城厢、涵江,德化乌杵“朱紫林”等地。  

宋九牧长房景渊八代孙林则祖,生于涵头,南宋宝佑四年丙辰(1256)春中进士,为太学士、国子监司业,同年六月20岁时被贬入潮,居海阳仙庭,裔衍白宫(万里桥南)、双望、坎下(中厦)、顶埔、新埔、礼埔(万里桥北)、市头顶、凤鸣、涂厝陇、古板头、全福、堤头、枫溪、大巷、神山、陇美、汕头太古南记,陆丰县大安,海丰县青坑、慎廉,揭阳桐坑、蛟龙、东畔寨、霖田、溪尾、三洲、东浦、棉湖、新亨、海口,丰顺县径心、汤坑金鸥寨、潮州府城及南洋各地。

阙下宋九牧七房景元,北宋哲宗元佑元年丙寅科进士,知邳州,迁琼州正堂,后告老荣归卜居雷州铁耙县(今湛江市湖光区旧县村),为粤西阙下林氏始祖。生二子,长子庠(德毓),迁居遂溪卜巢村,为卜巢始祖;次子序(德泽)退居菉塘(今湛江霞山)。序三子梅芳迁吴川,为吴川樟木祖。(待考)   

阙下宋九牧还广衍台、港、澳、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各国。

霞洲字辈:大迈肇世承,双桂振伟芳。

宋宁宗嘉定年间,阙下十一世林安禄选授为福清照略,自莆田义门迁福清。林安禄和原配温氏先后辞世,继室魏氏携“尚在襁褓”的幼子林金全投靠舅父,迁居福清莲峰,尊安禄公为始祖。

福清莲峰林氏族人遍布以莲峰为中心的三个行政村的十多个自然村,还迁居赤礁,砺坑,江厝等多个乡镇;福州、平潭,莆田,连江,宁德,台北,淡水等县市;侨居世界几十个国家。

南宋咸淳年间,从事郎林自诚从广东增城县尉,调惠安县任职,因卜居南埔,为南埔莲峰阙下林氏开基祖,安人柳氏生四子:百三、百四、谧、助,繁衍为巨族。念六乃自誠之弟,隨兄移居南埔,為南埔小宗祖。南埔莲峰第二世百三任仙游县丞,派下称长房。百四出嗣柳厝村,为大柳房开基祖。助公字仲翼,授宣教郎,為四房祖,生南卿、應參、三叔、靖四子。南埔林氏支派播及惠安和莆田、仙游各地,大部為助公派下。自清朝至民国间,南埔莲峰阙下林氏移居南洋谋生者众,大部分居住在马来西亚,繁衍人口1000人以上。

明洪武年间,另有阙下第二十世林启生自莆田阳城迁居今惠安界山镇玉湖村青枫林,第十五世迁往今界山镇玉山村羊角山居住。羊角山四房十二世林钦德次子林珏自羊角山迁入今前黄镇前黄村土楼下寮开基,下寮第四世林贵融迁至今山腰镇海滨村埕边田居住。

阙下五世元道,又名清之,迁欧之平阳徒居永嘉城南,为欧之一始祖。六世孙守文迁居仁溪;守信迁居乐清,为正洪派始祖;七世孙士宪迁居瑞安;九世孙一森迁居乐清,为东乡巉头始祖。十世孙之肇迁永嘉,为高坡派始祖;似孙为瑞安派祖;之纯、之望、之骏为篁潭派祖;之邑为林山派祖;之鞺为双望派祖;之鞠迁黄岩。

阙下五世御史房惟公,五代时迁浙江玉环东岱,远祖拾公字藏英号莲屿,与弟易公字藏用号莲崳同登宋淳祐留梦炎榜进士,凡五传而至瑞公,行壬六,元末避海氛,遂迁乐清芙蓉,为芙蓉林氏之始祖。

阙下八世茂卿,裔衍浙江黄岩、路桥、温岭、玉环等地。裔孙仲玉为路桥新桥镇泉井始迁祖,泉井林氏分在泉井、中林和十甲陈村等;裔孙时可为温岭泽国祖;興文又名锡魁,为玉环城关祖。

阙下九世宋乡贡进士银青光禄大夫瑜公,妣夫人刘氏,生孝德、孝淳、孝容;黄氏生孝信、孝秀。孝秀侨寓金华古丽坊,继卜迁居浙江永康长城,为浙江永康开族祖。孝秀五世孙大中,官至资政殿大学士,谥正惠,立朝颇著风节,繁衍于今成为永康大族。有皇城里、长城、车头、田畈林、大坟山沿、荆山夏大院堂、河二村下王、麻车店、下田畈、溪碧山、盘安双坑、缙云长坑,以及丽水处州水阁、东阳、武义、金华、兰溪、龙游、临海、临安等地。

阙下十一世通之,宽公次子(长兄谦之),登进士第,授扬州通判、官温州郡守,卒于官,子孙定居青田,为浙江青田林祖,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浙江永嘉林源、源口、舆寨下、林岙、惠安谷口、青田四都、仁庄、三都章担、永嘉横山、青田林山、谷山等地。


 

(阙下林家枝繁叶茂,资料和篇幅局限,无法一一列举,敬请谅解

阙下林历代进士榜(莆)

阙下各房派繁衍各地,科名鼎盛,本文编录仅莆田后裔登进士榜者,其他族派容待查考续录。

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科—1024年

林  瑀    闽林二十五世  阙下九世涵江房

弘绩四子  官天章阁侍讲

宋仁宗天圣五年丁卯科—1027年

林  杞    闽林二十五世  阙下九世录事房清源派南安

伋子  官知康、雅、泰、淄四州

林  伟    闽林二十四世  阙下八世员外房

质长子  字巨卿  官楚州录事参军、承奉郎

宋仁宗景佑元年甲戌科—1034年

林  植    闽林二十五世  阙下九世录事房清源派南安

杞弟,官著作佐郎。

宋仁宗宝元元年戊寅科—1038年

林  谘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

淑长子,字叔老,官尚书郎、赠朝奉大夫。

宋仁宗庆历六年丙戌科—1046年

林  俛    闽林二十四世  阙下八世录事房县前派

知古孙,官秘书省校书出知惠州、奉议郎。

宋仁宗皇佑元年己丑科—1049年

林  譲    闽林二十三世  阙下七世录事房

知觉长子,官洪州观察推官。

宋仁宗嘉佑二年丁酉科—1057年

林  伸    闽林二十四世  阙下八世员外房乌山六房

质六子,字伸之,官瀛州司户参军、朝奉郎。

宋仁宗嘉佑四年己亥科—1059年

林  序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录事房清源派南安

植侄

宋英宗治平二年乙己科—1065年

林世规    闽林x世  阙下x世

宋神宗熙宁三年庚戌科—1070年

林辟非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录事房涵江派

官承议郎

宋神宗元丰二年己未科—1079年

林  楷    闽林x世  阙下x世员外房乌山二房市头派

官支江县令、承议郎

宋神宗元丰五年壬戌科—1082年

林  贶    闽林x世  阙下x世

官沂州学事、赐绯鱼袋

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科—1097年

林积仁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录事房涵江派

达子,字光美,官广东计度转运副使。

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科—1100年

林元定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录事房清源派南安

杞孙

宋徽宗崇宁二年癸未科—1103 年

林景渊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录事房清源派南安

杞子,官知惠州 。

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戌科—1106年

林宪俦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录事房涵江派

第七名,谘四子,官荆湖南路提举学使。

林孝渊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第十名,选子,官知泉州、朝请太夫。

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科—1121年

林  友    闽林x世  阙下x世

官枢密院编修兼详定司敕令删定官、朝请郎

宋徽宗宣和六年甲辰科—1124年

林孝泽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选四子,字世傅,官直秘阁学士、福建路转运使、正议大夫。

宋高宗绍兴二年壬子科—1132年

林孝宗    闽林二十六世  阙下十世

字伯仁,官临安府通判。

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辛未科—1151年

林  枅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孝泽子,字子方,官徽猷阁学士知福州。

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科—1165年

林光朝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长城派

勉子,字谦之,号艾轩,官工部侍郎、大中大夫 、谥文节。

林  榕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孝泽长子,字子容,官台州教授 。

林  虑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

别试第一,孝宗子,字子西,官知象州、赠朝请大夫。

宋孝宗淳熙二年乙未科—1175年

林  井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孝泽侄,字才美,初以上书言边事,召封補迪功郎楚州司户,登第后官旰昭军推官。

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科—1196年

林  诚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孝梗长子,字拙翁,官承议郎。

林仲舆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员外房乌山三房

特奏名,孝渊子,字子载,官潭州司户、迪功郎 。

宋宁宗嘉定四年辛未科—1211年

林寿公    闽林x世  阙下x世

官知象州

宋宁宗嘉定七年甲成科—1214年

林益之    闽林二十八世  阙下十二世

积仁侄孙

宋宁宗嘉定十年丁丑科—1217年

林亀从    闽林x世  阙下x世

字伯占,官泗通判。

林必先    闽林二十七世  阙下十一世

特奏名,诚弟,字景志,官漳州录事参军。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科—1415年

林  坦    闽林三十八世  阙下二十二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阳城派

荣徵长子,字则夷,即授陕西佥事,终贵州按察使。

明宪宗成化二年丙戌科—1466年

林孟和    闽林三十八世  阙下二十二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阳城派

第七名  瑄子  字汝和  官礼部主事、赠正奉大夫

明孝宗弘治三年庚戌科—1490年

林  虁    闽林三十四世  阙下十八世员外房乌山三房书林派龙井

大猷子,字元佐,官户部员外郎、港奉训大夫。

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

林  豫    闽林四十世  阙下二十四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阳城派

孟和孙,世槐次子,字民服,官广东左布政使。

林  樯    闽林三十九世  阙下二十三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阳城派

照子,字宜涣,号秋潭,官户部主事、以议礼滴长沙府同知。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科—1521年

林  益    闽林四十世  阙下二十四世员外房乌山三房阳城派

孟和孙,世槐长子,字民悦,号笋峰,官户部郎中,以议礼滴州同知,升黎平知府,中宪大夫。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年

林廷云    闽林x世  阙下x世

字圣從,官户刑二部主事。

明熹宗天启二年壬戌科—1622年

林  铉    闽林x世  阙下x世

字玄之,官彰德知府。

明思宗崇祯四年辛未科—1631年

林兰友    闽林x世  阙下x世员外房乌山三房吉了房枫亭

文瑶十二世孙,字翰荃,号自芳,官监察御史、督师兵部尚书。                                              

明思宗崇祯七年甲戌科—1634年

林翰鼎    闽林x世  阙下x世

大观子,字师九,官江宁总兵 。

清高宗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林学鸣    闽林x世  阙下x世

官广西藤县知县

注:本文为近代国内资深诗词、宗史前辈,唐甘露林双阙修复发起人林祖韩先生遗稿,原文转录,借此向为阙下林氏宗事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进士科”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取最难,故最为尊贵,光宗耀祖。阙下林还有更多的“明经及第”“选贡”“乡荐”“乡贡进士”等入仕为官光耀门庭的先贤,尚未收录。

阙下林家及衍派修谱概况

宋治平三年(1066年)阙下九世乡贡进士林瑜初修阙下林族谱,並撰《重广邵州绩庆图序》。

宋元符二年乙卯(1099年)阙下九世迪功郎林资修《义门林氏族谱》,有谱序《义门林氏族谱序》。

宋绍兴六年丙辰(1136年)吏部尚书赐紫金鱼袋嗣孙林大鼐撰《重广邵州绩庆图跋末》。

阙下十一世从政郎潭州录事参军林必先,于庚辰年(1280年)续修族谱,撰《晋安林氏族谱序》(跋阙下义门林氏世系)。

阙下十八世林震,为阳城前门房祖,授广东教授,主修阙下《阳城林氏世系谱》並为序。

阙下二十二世贵州按察使林坦归休后修祖祠纂谱乘。明正统八年(1443年)陈循作《阙下阳城林氏重修族谱序》

阙下二十三世林铭,任浙江税课局宰,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续修族谱,有《阳城林氏重修族谱序》。

明弘治改元戊申年(1488年)监丞林大猷《阙下林氏重修族谱引》。

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郑纪《阙下阳城林氏重修族谱序》

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广西监察御史林季琼《校勘家谱序》

明嘉靖戊戌年(1538年)南京户部郎中、黎平知府林益,重俢族谱,撰《阙下阳城林氏重修族谱序》。

明嘉靖乙巳年(1545年)有林桥《阙下林氏续修族谱题意》,林桥、林尚通《续修阙下族谱世次失稽年纪考证序》,林一峨《逹擎石备论修谱启》。考证阙下有的房系少了四世,有的房系多岀几代,有的以乾坤阖闢四字补之四世,论述及其严肃认真,流传于世。

明万历壬子(1612年)阙下二十四世林学欧撰《阙下阳城重修族谱序》。

明万历甲寅(1614年)阙下阙下二十五世林一罔撰《阙下林氏续修族谱序》。

清康熙壬辰(1712年)林鹤年、林楷等续修《阙下林氏族谱》,木刻印刊《阙下林氏族谱》24巻。有族长林鹤年《续修阙下林氏族谱引》、林楷《重修阙下族谱序》。

清嘉庆八年(1803年)《阙下家谱》,阙下三十三世林凤梧《阙下家乘备考序》、阙下三十四世林臣耀《述修家乘序》。

清咸丰四年(1854年)阙下三十五世林玉叶修《阙林家谱》12卷,现传世。

林学欧、林一罔、林桥、林尚通、林达等,于元明间相继续阙下林:阳城、南门、蒲坂、涵江诸支宗谱。

福清莲峰族谱在元朝初年林金全始修,第二次在明正德八年福清莲峰八世林世渊主修,林文泰写序。第三次大修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莲峰十世林万安主修作序。第四次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林祥津主持,林玉璋撰修。第五次在1997年,由莲峰二十二世林谋亭撰修。

惠安《莲峰阙下林氏族谱》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毁于兵火。明洪熙元年(1425年)欑公十八世孙林健《重修南埔族谱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惠安莲峰八世林明聘莆儒郑文卿续修。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欑公二十三世林实续修,有《续修惠安南埔谱序》。清康熙七年、乾隆五十四年、民国 21年几次续修。“文革”间旧谱悉遭毁灭。1990年惠安莲峰二十四世林敬兴主持重修《莲峰阙下林氏族谱》。

浙江风节林氏多次修谱,有明正德十年(1515年)朱善《永康林氏风节家乘续修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尓琼《林氏风节谱后纪》,清光绪年间续修的《风节林氏宗谱》,民国八年续修,当代有《永康林氏通志》。

石狮莲埭林氏自明嘉靖辛丑(1541年)修谱,经过八次重修,仍存有残缺的明嘉靖辛丑(1541年)版和完整的民国丁亥(1947年)版《晋邑莲江东林宗谱》,2006年重修《莲江东林谱誌》。

仙游龙腾阙下林氏多次修谱,清代康熙乙丑年(1685年)欑公二十八世林日益重修并作《重修阙下林氏族谱序》,清光绪四年(1878年)进祖十七代孙哲明重修《阙下林氏族谱》并作《阙下郭坑重修倡建族谱序》。1996年修仙游《龙腾地方志》(含阙下、唐九牧林族谱)。

清康熙乙丑年(1691年)欑公二十八世孙林朝裕、林益士续修仙游龙虎山《阙下林氏族谱》。1997年裔孙林瑞金、林亚龙重修。

清雍正年间东庄先贤五人合修《东庄林氏族谱》,原谱毁于1965年“四清”运动,林元和老师手抄本历经劫难保存传世。2012年重修《东庄阙下林氏族谱》。

南安林坂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纂《九牧林坂柯内林氏族谱》(阙下宋九牧)。

《晋江西滨林氏族谱》民国37年(1948年)续修。1986编印《西滨乡志》时编者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修改原《西滨老谱》西滨林氏源于笋江霞洲宋九牧的记载,错接于唐九牧的锦马世系,引发了很多争论。西滨林氏为此成立祖源核查组,核查成果写成《调查纪要》和《宗谱初稿》。2007年编印《西滨谱志》,修正了这些误笔,使西滨恢复正确祖源乃笋江霞洲阙下林宋九牧之后。

当代阙下林氏族谱还有:仙游《涵井林氏族谱》、《卓坑林氏族谱》、《长泰林墩上林林氏(族系考)》、仙游《西潮阙下林氏族谱》、仙游《白塔玉山林氏族谱》等等。

根据林敬兴《林氏蕃衍迁徙渊源谱》提及的阙下衍派族谱有:安溪《官桥林氏族谱》、安溪《虎丘林氏族谱》、长泰《林墩林氏族谱》、安溪《仁宅林氏族谱》、安溪龙门《光孝林氏族谱》、同安《潘土林氏族谱》、江西铅山《刘家源林氏族谱》、安溪《后厝巷林氏族谱》、江西铅山《林氏宗谱》、《泰国西河林氏族谱》、台湾《林氏大宗谱》、德化《朱紫林氏族谱》、广东《金坑林氏族谱》、安溪《莲兜尾林氏族谱》、安溪《莲兜美分派罗岩林氏族谱》、安溪《茂林(桂林)林氏族谱》、晋江《莲江东林谱志》、上杭《上杭林氏族谱-伯七郎公世系》。

谱序附录

《义门林氏族谱序》

宋  阙下九世迪功郎  林资

林氏之姓岀于比干子。其父于纣时以直谏死,夫人妫氏逃,有遗腹,遂生于长林石室中。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即命其子名坚,赐姓林氏,食采博陵,世为大夫。或岀为侯伯,入为卿士,自周至晋,仕宦无旷。

林雍、林楚、林不狃在春秋时皆见名于传;林放从孔子问礼之本;林回弃千金之壁而保其赤子;林遵在西汉为济南人,以尚书为博士,官至九卿、太子太傅,林之望于济南者自遵始。

在西晋居于下邳者林礼;礼生颖,颖生二子:长曰懋,次曰禄。懋为下邳太守,子孙婚宦皆在下邳。至唐亦为郡之甲姓。当永嘉之乱,元帝渡江,禄扈从,为招远将军、合浦太守,太宁三年奉诏守晋安郡。盖自汉武帝诛东越余善,以闽越数反,徙其民于江淮,至是中州入闽之族,林氏自禄公始。

禄公生景,景公生缓,皆封授为南平侯也。自南平七世而生茂,茂公生孝宝,为泉州刺史。自泉州三世而生玄泰,为瀛州刺史。瀛州生万宠,为饶阳太守。自饶阳三世而生欑公,在贞元时为福唐尉,以母丧,负土作塜,架庐于墓侧,甘露三降,白乌再翔,诏立双阙,表其门闾,世复其徭役。时号“阙下林家”,今犹谓其门曰“义门”,其里曰“孝义里”云 。

欑公生三子:曰延鲁,应开元礼试,生彝谏,为监察御史;曰延吉,为开元县令,生彝註、彝训、彝讚。彝註为闽县尉,彝訓为都曹郎中,彝讚为侍御史;曰延宾,为司户参军,生彝评,为校书郎。兄弟淳敬友悌,终身共财而义不忍以分者,比监察当室而二弟以清,监察犹以弟对分,即令裂之,同产也。所共者百余年,今其子孙皆岀于三祖。及进士第者才五,而从兄楷,继预别榜试,将作监主簿;俛,为承议郎知惠州;让,为洪州观察推官,即都曹之四世孙也;伟,为楚州录事参军;伸,为晋康节度使判,官至朝请郎,即员外之五世孙也。继世簪缨,接踵以光前人者难以枚举。

盖林氏之在泉福者最为著姓,莆田介于二郡之间,旧亦为晋安属邑。唐定天下氏族得百九十有八家,许通婚媾。林氏为晋安郡姓之首,所谓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

自东晋迄今凡六七百载,更二十有五。苗裔滋析,居无定所,或移狹就宽,或避窄就旷,中间乱离流亡,转徙于山谷间,居相违,迹相疏,不一二传,已不知其岀之为一宗而别之为几世?况历年如是之久哉!仕宦显名尚在吾邑者,林氏居多。天章侍讲瑀,今居涵江;太常少卿茂先,今居姑苏;朝请大夫瑛,今居长城;国子博士仲舒,今居马洋;太常博士读,今居上溪;藻、蕴兄弟仕唐九人皆为刺史,爰及后裔继者簪缨,今居澄诸,尤显于吾姓也。

欑以孝名,藻、蕴以词以忠著,而同邑尝怪当时自异不为伯仲?及见其谱籍,乃贞观六年中书令温彦博所定,藏在秘阁。蕴得其副本,因自诠叙其世代,可谓详矣。且视尊为堂弟,欑为堂侄,然后知其出于同宗也。今文字虽多重复讹谬,余执之颇能救其失矣,又合为之图,世系见于《史记》者,此不复录,自诸姓入闽晋永嘉也。

宋元符二年(1099年)已卯十月阳春后三日比干公一百二十三代孙迪功郎资序

阙下诗词选                

(明)成祖文皇帝•御制

《孝顺事实》

诗赐阙下林家

人子事亲,能尽夫子职者固难,而能致孝感者为尤难。故养生送死,不失其道,则事亲之义备矣,苟于此而或不尽焉?欲致夫感召之异者其可得哉!林欑为福唐尉,母赢老,未及迎养而病,欑遂弃官还家。母既殁,哀働深至,见者感蹙,埏甓作塚,庐于墓右。其孝思为何如邪?夫孝德之至,通乎天地,白乌翔集,膏露下垂,祥异昭彰,随感而见。当时表阙宅里,復其徭役,岂不宜哉!诗曰:

老母衰年苦病侵,福唐作尉思难任。

还家未久慈亲殒,不尽当年反哺心。

白鸟绕墓重回旋,甘露瀼瀼降自天。

试看莆田林孝子,门闾烜赫姓名传”

备注:明成祖文皇帝,即永乐皇帝。永乐十七年(1419年)御撰《孝顺事实》一书,颁布天下。


 

(宋)高宗皇帝•御制

诗二章

赐林孝泽赴漳州任

三御临朝策俊民  况今亲政倍留神

每嗟流俗薰濡腐  要仗诸贤洒濯新

莫把词华谋利禄  须将位育入经纶

今朝燕衍无多赠  二字忠清可立身


 

凉德常思阙失闻  宵衣二纪屡临轩

立谋广大期精究  治道恢张许共论

振骛克廷欣盛事  嘉鱼示燕式明恩

朝家端欲收儒效  不但虚怀忠谠言

备注:阙下十世林孝泽,字世传。宋徽宗宣和甲辰科(1124年)进士,建炎初为建阳县尉,历知南康军,提举广东市舶司,以亷清著。孝泽公在漳州任内整肃吏治,剔发奸贪,而清节特著,甚至不用官烛于私室,诏迁官广东提刑。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授福建路转运使,翌年正月初十日卒于家,终年八十三岁。


 

当代小学语文教材(古诗一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阙下十一世林枅,字子方,孝泽子。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与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江西诗派”赵蕃等人相交甚深。林枅从直秘阁调任福建路转运判官,杨万里在杭州西湖送别时写下此诗。此诗脍炙人口,被编入当代小学语文教材,为无数学子所吟诵,家喻户晓。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省吉水人,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南宋杰出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阙词东壁诗》

宋 林诚      

鼻祖当时孝动天,乌呈皓质露甘圆。

四碑凛凛数千字,双阙巍巍五百年。


 

《挽建宁林知丞》

宋 陈宓

阙下家声世所宗,九侯圭组叠仍重。

清风直节千寻耸,洪度澄陂万顷容。

教子辛勤方折桂,为官清退谩哦松。

活人未遂平生志,挥涕俄惊四尺封。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林欑》

宋  林同

七闽独莆郡,双阙郁相望。

岂识林孝子,曾来尉福唐。

《贺修谱》

明  柯潜

阙下家声百世闻,象贤今喜又仍云。

欲将忠孝承先世,一堂风月属乌山。

阙下堂联          

祥呈乌露,族启义门。


 

孝阙家声大,义门世泽长。

 

孝阙家风垂远荫,义门祖泽裕宗支。

祠立乌山族传天下,家承孝祖派衍义

天降甘露孝阙家声大,枝繁叶茂义门世泽长。


 

甘露白乌 孝感犹传双阙下,

朱颜象笏 精神如在百年前。


 

符锡九瞬,前人报国昭巾悃;

阙崇双凤,后世传家振孝思。


 

旌孝自千年,此日重修双凤阙;

流光垂百世,吾家长见九麟符。


 

孝德彻九重,唐宋以来齐帝宠;

芳声传双阙,云扔而下见宫墙


 

大地构祠堂,千万世诸孙永纪;

皇天昭孝德,五百年双阙重庆。


 

巍然双阙,沐唐思孝德,开千年望阀;

焯矣群英,世世美勋名,振百代宗枋。


 


 


 

阙下文选                    

甘露述

(唐) 欧阳詹

述甘露,昭孝德也。贞元壬申岁,福州福唐县尉清源莆田邑人济南林公欑太夫人终,公每一痛哭,至水浆不入口,或三日,或五日,内外羸惫,殆至殒灭。癸酉,将与先府君修合葬之礼。公之于事亲,存既竭其力,送终思尽其勤。曰:“含襚品章,则有王度,不敢之越也。塋域固护,实在我,功当恳而行之。”于是躬开坎室,自埏砖甓,与兄弟手攻肩负,以凿以筑。虽率情性。而无僣法度,不违典礼而有异常仪。载考再理,而未之窆也。春三月五日,忽异气自天,氛氲下蒙,非云非烟,幂幂绵绵,彩耀光鲜,馨香馥然,起朝及暝,徘徊不散。先是绕垄已栽松柏,洎晨,枝叶间遍悬露滴,其滴齐大如梧子。公奇之,与兄弟及乡人时相慰者而尝之,其味甘,异于人间所甘之味。日渐高,不销不晞,转坚转明,莹然珠相,铿然玉声。如是者三日,睹者争取,或食或玩。噫!天冥冥,其间蓄灵;地陈陈,其间蓄神。灵无形,神无身。无形无言,无身无声。苟有可褒,以物而旌;苟无可褒,物不虚行。其德常,其物常;其德稀,其物稀。予闻甘露之说,莫觌甘露之实,其为稀也,不亦甚乎!今为公而降,公之德岂常德欤?况殊香启途,异彩相宣,凝结丰圆,向日翻坚者哉!则其至诚所招又多矣。予执吊礼,幸获而见珍,耸不足,遂为之述。

《钦定四库全书•欧阳行周集》卷七-杂著•甘露述


 

《林孝子传》

(唐)黄璞

林孝子欑,泉州莆田縣人。初舉進士不第,仕塞垣。後仕不擇祿,爲福唐縣尉,冀遂迎養,未果,聞親有疾,奔還其家。行不俟車,食而失哺。及罹難疾,殆至殞絶。漿不濡口,往往三日或五日。自埏鎛甓,營邱隴。及踰葬期,獨廬墓側。飛走助哀,神祇薦祉。故白烏再集,甘露聯降。

泉州申使府,時貞元癸酉歲。李若初廉使兹地,深所嘉嘆,遣從事親往視驗。會天久暵,乾露彩融釋。欑拊膺大哭曰:“自盡於其親,人子常道。貞符之降,本非所望。向者所降,其福我耶?其禍我耶?今使車將至,苟非所驗,非馀骸足顧,抑將殃乎州里矣。”

逡巡愁雲四合,異香中來。觸物氤氲,歘成甘露。煥然五色,餲然甘味。移時不消,千木同色。靈烏素質,翻翩來翔。阖郡共觀,無不從驗。以是悖者知敬,悍者知馴。既圖其狀,李公錄以上奏。德宗敦勸孝道,降制褒異,命立雙阙於其墓,旌表門闾。舉宗皆蠲征徭,厚加爵餼,迨今號爲“闕下林家”。歐陽詹曾序《甘露述》,備詳其事。

黃子曰:天道不遠,感而遂通。林生因心之感,上達乎天。累降祥符,坐獲旌表。是謂天爵,豈下萬锺之貴!遂登名此書,以聳孝道雲爾。

《全唐文》(第09部卷八百十七)